周杰倫都入股,這個國貨耳機狂賣4000萬條,還去海外爭霸
周杰倫都入股,這個國貨耳機狂賣4000萬條,還去海外爭霸
文/ 天下網商記者 何巨集穎
編輯/ 陳晨
1MORE累計銷量突破4000萬條,2018年繼續加大海外投入,佔比有望提高至60-70%。“同時做大中國本土和海外市場,是一個新國貨品牌的生存根本。”林柏青說。
1MORE四單元圈鐵耳機
在公開演講中,謝冠巨集分享過兩個小故事。
“1.以前我的流水線工人買不起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產品,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改變這樣的遺憾;2.即使是一名普通的計程車司機,即使花不多的錢去買一副耳機,也有享受好音樂的權利,我們做的就是讓他享受音樂時,聽力不會受損。”
前者指的是他曾效力的富士康,後者指的是他自創的耳機品牌1MORE萬魔。
1MORE創始人謝冠巨集
2012年,在富士康工作10年的謝冠巨集,意外之下離開富士康,在當時,他是富士康事業群中最年輕的總經理,還創立了移動互聯數字內容產品群。因判斷出數字化、電子化的趨勢,他先後拿下蘋果iPod、iPad訂單,更是力排眾議,成為介入亞馬遜Kindle軟硬體設計和整合的第一人。
不得已之下,2012年,1MORE成立,2013年1MORE打造出活塞耳機這一“爆款”。
跟開頭謝冠巨集說的那樣,這是款工人、司機都買的起的耳機,定價99元。通過減少層層盤剝,生產品質更好、價格更低的產品,直接觸達使用者、提升利潤空間。2015年,活塞耳機銷售達到2000萬條。
“離開富士康,我們這群中年男人,一直認為創業很過癮,義無反顧。”在接受《天下網商》採訪時,1MORE合夥人林柏青說。
1MORE合夥人林柏青
1MORE已然牢牢掌握了一整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爆品打法,它選擇發展自有品牌,這時候海外策略無疑是最合適的。
牆內開花牆外香,因為海外市場對耳機的接受度更高,2015年底,1MORE便成立美國分公司,成為首個進駐Costco線上(Costco.com)的中國耳機品牌。
1MORE的美國模式,快速複製至其他國家和地區,包括印度市場。林柏青透露,2018年,計劃在印度拓展至2000家線下渠道和70家蘋果授權專賣店,還與印度線上音樂平臺 Ganna和Savan合作,規劃80%的業績增長。
“2018年,1MORE繼續加大海外投入,佔比有望提高至60-70%。”林柏青說。就在近日舉行的2018MWC(世界行動通訊大會)上,1MORE宣佈將在英國倫敦建立歐洲分公司。
追求爆品
1MORE的創始團隊,大多數來自富士康。
1MORE創始團隊(從左至右):於世璿、謝冠巨集、林柏青、章調佔
耳機是1MORE的起點。2012年前後,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,智慧手機周邊的硬體市場顯現,但耳機是一個國外百年大廠幾乎壟斷的市場,大品牌優勢可謂是壓倒性。
據新浪科技報道,中國零售價1500元以上的耳機市場被森海塞爾和AKG為首的德系品牌佔領,Beats和Bose為代表的美國品牌佔領了500-1500元之間的耳機市場,200-1000元零售價的高階耳塞市場則被SONY、鐵三角等日系品牌佔領。
“做產品的第一的祕訣是什麼?你必須先找到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前三大痛點是什麼,解決使用者痛點的同時,又要做到低價、高性價比。”謝冠巨集曾這樣說。
1MORE電競耳機
在接受中國音樂財經網採訪時,於世璿分析了1MORE銷售成功的三個原因:第一、得益於耳機的價效比讓很多消費者都能接受;第二、公司注重成本的管理;第三、採用扁平化的銷售方式,砍掉很多中間運營商。不少使用者表示,1MORE適合於追求實用、可靠、價效比,對音質有一定追求的初級發燒友。
為了讓耳機收線器完美,整個設計團隊就更改了50多次,維持高品質的同時,一度將製程變得最簡單、工序最少,成本一低再低。在1MORE內部只有一個KPI,那就是消費者的好評。
就在2013年6月,活塞耳機一發布變成了爆品,創下20秒售罄2萬條的記錄。到2015年底,耳機銷量達到2000萬條。
林柏青說,中年男人追求爆品的決心,逼瘋自己,也逼死了對手。
“粉絲經濟”
千萬級銷量,在國內已經堪稱“巔峰”了。可轉折就發生在2015年,1MORE做出一個驚人決定:做自有品牌,更名為萬魔聲學,與英文名 1MORE 更貼近。
不少人表示不解,既然擁有了固有渠道,為何還折騰?回顧那時的決定,林柏青表示,既然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,移動網際網路為1MORE提供了一切可能,如果不去實踐,他們或許永遠與機會失之交臂。
類似“見好就收”的想法,從未在團隊身上出現過。也是那陣子,他們常常聚在一起,思索著如何讓這個兩歲半的新品牌用網際網路的效率,觸達消費者?
如果不出差,謝冠巨集和公司高層,呆在深圳南山的大廈裡,過著創業青年的日子:邊吃盒飯邊開會,構想著1MORE的一切可能。
彼時,移動網際網路進入深水期,“粉絲經濟”大行其道,它同樣在1MORE身上奏效。同粉絲互動、交好朋友,逐漸成為謝冠巨集、林柏青等創始人的必備課,粉絲還被稱為“魔粉”。
1MORE在哈爾濱舉行的線下“萬魔趴”
林柏青認為,1MORE首個粉絲互動突破點從微博開始。最初,1MORE利用微博KOL與粉絲做互動,後來有了1MORE線上社群,通過每日簽到等方式,讓粉絲獲取相應的“魔豆”換取禮品,而回到線下,1MORE設立專屬的粉絲聚會“萬魔趴”,足跡遍佈36個城市。
林柏青看來,移動網際網路時代,消費者對忠誠度低,更何況對一個陌生的新品牌。線上社群、線下活動的聯動方式,將粉絲與品牌之間聯絡變得常態化,加速粉絲的認知和忠誠度,幫助1MORE快速、直接、有效觸達粉絲。當粉絲轉化為魔粉後,它們又漸漸成為1MORE的使用者,影響身邊人,最終實現了使用者的積累。
林柏青早已數不清自己參加了多少場的“魔粉”活動,每次自己一上臺,那種歡呼聲一定是響徹會場。“尤其是東三省的粉絲特別熱情。”他說。
“搶銀行”模式
1MORE改變的還有供應鏈合作模式。
1MORE與供應商的模式,稱為“聯創模式”,謝冠巨集比喻成“搶銀行”模式,品牌商和供應商一起研發設計產品、一起分攤風險、一起分享利潤,大家都是“聯創夥伴”。
聯創模式下,工廠同品牌方一樣,視1MORE耳機為自己的產品,把所有的事當成自己的事,第一時間解決問題。此後,謝冠巨集將這種模式,延續到了跟華碩等品牌的合作上,甚至延伸到了內容合作伙伴上。
2016年9月,周杰倫以股東身份加入1MORE,並擔任創意官
在“中國好聲音”第四季中,1MORE就推出中國好聲音·1MORE頭戴式耳機。那些當紅學員脖子上的紅色頭戴式耳機,正是1MORE的當紅耳機。正是那時,1MORE與周杰倫結緣,後期直接併購了周杰倫自創的品牌TiinLab,合併成立“TiinLab聽實驗室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聯創模式”後,1MORE的觸角深入到了供應鏈零元件的前端。
林柏青認為:“未來,1MORE產品除了資源整合之外,還需要注入更多技術投入,而想要產品實現差異化,從前端切入,佈局零元件已經是勢在必行。”
也就在2017年12月28日,A股公司共達電聲對外發布一則控股股權變動公告顯示,愛聲聲學以總價9.95億元收購濰坊高科持有的共達電聲15.27%的股權,成為共達電聲第一大股東。
事實上,共達電聲直接披露的資訊顯示,愛聲聲學僅成立於 2017 年 9 月,萬魔聲學持有愛聲聲學 100%股權,為控股股東。
這樣一來,萬魔聲學間接成為共達電聲最大股東。外界認為,這是1MORE借殼上市的第一步。
據悉,共達電聲是國內一家電子元件製造廠商,於2012年2月17 日在深交所上市,主營業務為微型電聲元器件及電聲元件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曾為蘋果的重要供應商之一。這與1MORE產品相關性高。
另外,披露的財務資訊顯示,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萬魔聲學營收分別為3.41億元、3.26億元、4.37億元,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4573.77萬元 、3920.99萬元、5354.34萬元。
公告披露了萬魔聲學近三年財務資料
海外業務佔比過半
“國內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國外,另外海外也是必爭之地! 一個國貨品牌,如果在海外不成功,它就會很危險。”林柏青說。
2015年底,1MORE便成立美國分公司,定位中高階市場,成為首個進駐Costco線上(Costco.com)的中國耳機品牌。回想起剛進入美國市場的日子,林柏青直言不輕鬆。第一次參加CES時,展位還是跟朋友借的,直到今年,終於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展位,更是一口氣一舉拿下三個CES創新大獎(CES: 國際消費電子展)。
1MORE三款耳機斬獲CES創新大獎,並登上紐約時代廣場
改變這一現狀,本地化運營功不可沒。分公司團隊,不僅活躍在美國耳機使用者的論壇裡,還大力度推廣線上、線下媒體評測,同時開拓線下渠道,頻頻參加當地的音訊展和智慧手機展,加強品牌曝光和知名度。據36氪報道,在本地化團隊的基礎上,1MORE也在產品上積極本地化,推出的新款智慧耳機,不僅與當地的流媒體服務商提前達成了合作,還打通了沃爾瑪等傳統渠道。
它甚至締造了Costco商城(costco.com)內耳機品類40%的銷量。
美國著名流行歌手Akon在2018CES展上試聽1MORE電競耳機
1MORE的美國模式,快速複製到其他國家和地區,其中就包括印度市場。藉助百元入門爆款耳機,1MORE開始攻佔線上高地,包括Amazon、Flipkart、HeadphoneZone和PayTM等,又同當地夥伴合作發力線下市場。
從渠道上看,1MORE在印度入駐超600家線下渠道,40家蘋果授權專賣店。而林柏青透露,2018年,計劃拓展至2000家線下渠道和70家蘋果授權專賣店,還與印度線上音樂平臺 Ganna和Savan合作,規劃80% 的業績成長。
1MORE參加印度音訊展
林柏青表示,2018年,1MORE繼續加大海外投入,佔比有望提高至60-70%,而就在不久前的2018MWC上,1MORE宣佈將在英國倫敦建立歐洲分公司。
“同時做大中國本土、海外市場,是一個新國貨品牌的生存根本。”林柏青告訴記者。就在天貓2017國貨品牌盛典上,1MORE被列為“國貨MVP”,獲得“超酷引導品牌”稱號,也是唯一獲得該獎項的國內音訊品牌。
責任編輯:
Comments
Post a Comment